在法国卢浮宫,有“镇馆三宝”,其中一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《断臂的维纳斯》。其实,你可能不知道,这件雕塑的正式名字叫做《米洛斯的维纳斯》或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》。
米洛斯是一个地名,位于爱琴岛,是这尊雕像的发现地,那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呢?这里就涉及到希腊众神的命名问题。希腊众神有两套命名系统,一套是罗马名,一套是希腊名,两者是互相对应的关系。作为希腊十二主神之一,维纳斯也就有了两个名字,其中维纳斯是她的罗马名,阿芙洛蒂忒是她的希腊名。
俗话说:“你来貌美如花,我来赚钱养家”,维纳斯作为希腊神话人物,主要就是负责“美”的,也就是传说中的“美神”,雕刻家将其雕塑雕刻得动态非常美妙,线条十分流畅,上半身到腰胯,腰胯再到腿部,妥妥的S形曲线 ,体态丰腴,没有一丝赘肉,恬静的嘴角,没有掺杂半点轻浮。半裸的身躯展现了肉体之美,半落的衣衫又让肉体有所遮蔽,让参观者的注意力可以从肉体转移到雕像的内在神韵中。著名雕塑家罗丹就曾赞美这尊雕像说:“这件作品表达了古代最了不起的灵感,她的肉感被节制,她的生命的欢乐被理智所缓和。”
其实,这尊雕像在被发掘出来之后,是有手臂的。1820年,一位农民米在洛斯古城遗址中,突然发现了几截断了的雕像,包含上半身、下半身以及一个刻有铭文的基座,通过基座上的作者和创作时间,我们得知雕塑是由亚历山德罗斯大约在公元前150年左右雕塑雕刻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被挖掘出来的雕像中,还包含的维纳斯的手臂,下臂呈下垂姿态,轻抚衣襟,上臂伸过头顶,握着一个苹果。在雕塑被挖出来之后,就有人通知了法国驻米洛领事,他匆匆带人赶来,想要收购雕像,可是由于没有足够现金,就先预付了定金,雕像暂存在那位农民住处。但是,等到这位领事带着剩余的钱来购买时,雕像已经被农民高价卖给了一位商人,领事勃然大怒,决定以武力截夺,英国领事恰好也得知这一消息,也派出舰艇争夺,在激烈的战斗中,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,从此成了断臂维纳斯。
当然,关于维纳斯的断臂,还有另外一种说法,就是雕塑家阿里山德罗斯雕塑雕刻后,参观者在看完以后,都称赞雕像的手臂雕塑雕刻得完美,阿里山德罗斯听了以后,果断敲断的雕像的手臂,因为他认为一件真正的好的雕塑作品应该是和谐统一的,而不是局部的美丽。
二十世纪初,有很多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想要复原维纳斯的断臂,但是没有一个方案能够让人满意,后来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维纳斯的这种残缺,也就阴差阳错的让这尊雕像既有古典雕塑的艺术美,又有现代观念的残缺美
至于雕塑家阿里山德罗斯在雕塑维纳斯时,是否有模特?她又是谁?作者还雕塑雕刻过其它经典的雕塑作品吗?雕像在被埋入地下前被摆放在哪里?诸如这类的未解之谜只能等到后人去挖掘了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河北雕塑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bdiaosu.cn/2471.html